每年12月6日或7日(農歷十一月中旬到十一月中旬前后),太陽到達黃經255°時,交[大雪]節氣。

大雪節氣為什么稱為 [大雪]? 古人云: 大者,盛也! 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說: [大雪,十一月節,至此而雪盛也。] 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,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。對天時節氣多有釋義的我國古籍《三禮義宗》也說: [大雪為節者,行于小雪為大雪。時雪轉甚,故以大雪名節。]
[大雪]者,顧名思義,字面上應是指這個時段降雪量大,降雪范圍廣。大雪作為進入仲冬的節氣,氣溫進一步降低。
大雪降至,保暖則顯得尤為重要。
我國自古就有“飲酒取暖”這一說法。

大雪飲酒,對于酒的品質最為看重。

醬酒的品質好不好,要帶著標準去評價。通常的標準是:“醬香突出,優雅細膩,醇厚豐滿,后味悠長,空杯留香”。
醬酒的醬香,其實是由很多種香氣組成的,有焦糊香,糧曲香、糟香、蜜甜香等等。醬酒的香氣構成比較復雜,因此這里面各種香氣最重要的是要協調。任何一種香氣表現得過重,就會壓制其他香味的呈現,使香氣不協調,達不到醬香突出的標準。
醬酒的味道同樣是復雜的,要想達到優雅細膩的狀態,就要使酒中的香味做到復雜而均衡。與香氣的原理一樣,任何一種味道太過于強的話,酒體就容易失格。比如焦糊味過重,酒就容易苦。甜味過重就顯得甜膩。曲味過重,就有一種澀苦感。

醇厚豐滿,后味悠長是指味道濃郁、厚重的同時又能做到綿柔,回味長。回味其實是酒中含有的星香物質在酒吞咽之后,還停在舌面產生的感覺。
空杯留香這個特點容易被忽視,酒都喝完了,還管杯子香不香?但如果留心觀察,就會發現,酒杯空放20分鐘,各種酒留下的味道是不一樣的。